常识因其考查范围广、复习难度大、重点难以把握等特点,一直是行测高分的拦路虎。小粉笔搜集了一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快来看看是否你也有以下这些疑惑吧! 今天带来最后一部分的十个问题~(点击传送门→查看上篇和中篇精彩内容)
#
第二十一问
老师怎么说:
这两个科目做题时的方法差别挺大的:第一,数资注重技巧,看着很难,需要一个个去计算,但掌握了正确技巧之后,会简单得多。这当中另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命题人常常挖坑,设置易干扰、易混淆项。数资丢分可重点从这两方面查找原因,如果是第二点原因,那么数资提分较易;第二,常识注重知识积累,如果知识积累不多,宛若白纸,那么听听课、刷刷题,掌握高频考点之后,能够迅速提高分数。
#
第二十二问
老师怎么说:
地理常识主要应从自然常识、环境常识、国情社情三大块进行备考。自然常识主要从地球及其宇宙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带等备考;环境常识主要从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地质环境等备考;国情社情包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主要从山河湖海、行政区位、名胜古迹、矿产资源、农业生产、海峡、运河与航线、世界之最、重要分界线等备考。
#
第二十三问
老师怎么说:
人文常识涵盖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等内容。在备考时,首先,要重视日常的积累,尤其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积累,具体可以用循环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记忆方法;其次,要多刷题,刷题能够使自己摸清楚考试方向和自己的不足之处,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最后,要善于总结,历史常识根据时间或者事件等,文学根据作者或者作品等,均可以进行专题总结,串联知识点,总结的过程也是系统梳理的过程,从而使得知识点更容易记忆、不觉得散杂。
#
第二十四问
老师怎么说:
刷题是最直观感受考点,把握命题特点的备考方法,它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的备考都很重要(不单单是时政和法律),而且也不仅仅是依靠考前一个月刷就可以的。就时政和法律来讲,时政内容一般是考前一年内的国内外大事,抓住时政的热点重点,短时间内还是能够复习好的;法律内容则涉及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程序法等等法学内容,内容较多,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来复习。另外,在备考时刷题之外的记忆积累总结等也很重要。
#
第二十五问
老师怎么说:
拿国考来讲,行测整套试卷的考试时长是120分钟,题量在130道左右,常识为20道题,如果用时40分钟,确实是太慢了,也会压缩挤占其他模块的做题时间。常识是知识储备量的考查,无关技巧和演算,一般建议常识的做题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每道题平均用时30秒,会则会,不会也不必太纠结。
#
第二十六问
老师怎么说:
行测的任何一个模块对于考生而言都很重要,在复习时不应该厚此薄彼。我们建议相对放弃,即考试中放弃某一道实在不会的难题;不建议绝对放弃,即放弃整个模块。常识主要是知识储备量的考查,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多刷题,多总结,掌握高频考点,取得较好的分数还是比较容易的。
#
第二十七问
老师怎么说:
作为在职考生,复习时间有限,考前一个月冲刺,应当集中精力,尽可能科学高效地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根据自己的每日的工作内容制定复习计划,计划内容应当包含背诵知识点、刷题、听课、模拟演练、错题总结、制作知识结构图等等,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灵活调整,像刷题、背诵知识点等可以利用零散时间每天进行,像模拟演练、总结制作思维导图等可以几天进行一次。
#
第二十八问
老师怎么说:
这个问题说明陷入了误区——法律需要背诵条文。如何避免这个误区?系统说下:首先,常识除了国考地市级,法律考的不多,非国考地市级的,无须放在最重点复习地位。其次,法律关键是理解,法根源于生活,跟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联系社会案例来记忆;再次,非法律专业的可能联系社会案例有困难,可以听常识课中老师们的举例,理解的基础上,记案例更容易记忆;最后,常识直接考法条的不多,还有许多考易混淆、法条理解运用(如刑法、民法案例题)等的。所以关键是理解。
#
第二十九问
老师怎么说:
公基课程相对常识课来说,更加系统,且大部分公基考点也在常识的考查范围内,学习公基课程有助于备考常识,但要注意公基课程中的公文、管理在国考中不会考查,不必复习。
#
第三十问
老师怎么说:
还可以做北京市考、广东省考、河南省考、新疆兵团考试、2016年(含)以后的江苏省考,及每年4月份联考的常识题目等。这些跟国考常识考查范围是一样的,所以做一下还是有必要的。但是要注意他们的差别——侧重不同。国考地市级最重要的是法律,其次是人文、科技;最后是地理、政治经济等;除此之外的考试,重点是人文、科技;其次是地理国情;最后是政治、经济、法律等。在刷其他省份题目的时候要注意根据国考常识侧重点来进行。
关于常识备考,你还有哪些问题,赶紧到评论区一吐为快,也许你的问题就会被老师“翻牌”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