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3-6人3个岗位
01
关于我们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6年学校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发展智能教育是华东师范大学的第一战略,也是华东师范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和助推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垂直领域规模化应用的重要支撑。当前,学校将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明确为学校直属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建立超学科研究特区。目前,研究院与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科研机构共同承担上海市“AIforEducation”领域的重要攻关任务,前瞻性地在中国教育大模型研制以及下一代智能学习系统和智能评价系统研发等领域作出全面部署。
研究院采用“叠态治理下的多团队协同机制”,构建了学术团队、专业团队、产业赋能团队三位一体架构,打破传统学科与组织壁垒。学术团队聚焦教育大模型的底层研发与前沿探索,重点攻克大模型预训练、指令微调等关键问题;专业团队致力于打通教育大模型与一线真实教育实践,是连接尖端技术与普惠教育的关键桥梁;产业赋能团队专注于智能教育产品的工程化落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实现科研价值与市场价值的闭环。
02
岗位需求
AI教育产品经理(ToG/ToB方向)
人数:1~2名
(一)岗位职责
聚焦教育局、学校等教育机构客户,深度调研其教学管理、育人实践等核心需求,参与基于教育大模型的智能体平台及教育应用系统的产品规划、功能设计与PRD文档撰写,输出贴合教育场景的产品解决方案;
负责产品进校落地后的运营效果跟进,搭建客户反馈收集体系,精准捕捉学校管理者、教师等用户在使用中的痛点与建议,驱动产品持续迭代优化;
跟踪大模型、AI教育及教育信息化行业动态、政策导向与竞品情况,结合ToG/ToB服务特性,挖掘产品创新点与商业机会,保障产品市场竞争力;
协同研发、算法、设计、教研及运营团队,明确项目优先级与里程碑,高效推进产品从概念到上线、运营的全流程落地,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交付;
建立产品核心运营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分析评估进校产品使用效果,优化服务策略,提升客户满意度与产品使用率。
(二)任职要求
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教育技术、产品设计等相关专业优先,2年以上AI教育、教育信息化领域产品经理经验,有智能体平台、教育应用系统设计或ToG/ToB教育产品服务经验者优先;
对教育局、学校客户的业务逻辑与需求特点有一定了解,具备扎实的进校沟通、需求挖掘及用户反馈处理能力,能快速适配教育场景服务需求;
熟悉AI技术(如大模型、智能推荐、知识图谱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备将AI技术转化为教育产品功能的落地能力;
具备优秀的逻辑思维、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能独立完成复杂产品的需求分析、原型设计与项目推进;
拥有出色的跨团队沟通协作、资源整合能力,目标导向强,抗压能力突出,对教育行业有热情,认同技术赋能教育的价值理念;
学习适应能力强,主观能动性好,有责任心,可以根据工作的要求,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三)加分项
有教育信息化政策解读经验,曾主导或深度参与教育类智能体平台、应用系统从0到1落地及进校运营项目;
熟练使用AI工具辅助产品设计与需求分析,具备教育教学相关知识背景或一线教育工作经验。
智能体开发工程师
人数:1~2名
(一)岗位职责
1.低代码/高代码智能体工程落地
基于Coze、Dify等低代码平台完成智能体定制化开发,解决平台与业务系统的适配问题;
基于LangChain、LlamaIndex搭建高代码智能体框架,负责框架选型、模块拆分及工程化封装(如工具注册中心、会话状态管理),支撑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调用;
主导强化学习/自动规划模块的工程落地,包括数据链路搭建、模型部署优化及线上效果迭代。
2.外部工具(Tools/APIs)工程化开发
封装数据库(SQL/NoSQL)、搜索引擎(Elasticsearch)、内部服务(CRM/ERP)及第三方应用的交互工具,设计工具调用的容错机制及权限控制体系;
建立工具组件化标准,并输出规范化接口文档,支撑多智能体场景快速迭代;
优化工具调用链路性能,解决跨服务调用延迟问题。
3.数据存储与检索工程优化
负责向量数据库(Milvus/Chroma)、关系型数据库(MySQL/PostgreSQL)的工程化应用,包括数据建模(适配智能体检索需求的向量索引设计)、查询优化;
设计Embedding技术落地方案,解决数据脱敏、Embedding计算效率及检索结果一致性问题;
保障数据存储安全性,实现数据库备份、容灾及故障快速恢复。
4.工程化协作与质量保障
参与智能体开发全流程,包括需求评审、技术方案设计、代码开发、单元测试及集成测试;
搭建智能体监控体系,监控指标包括调用成功率、工具响应时间、模型推理耗时,及时排查线上问题;
与产品、算法、后端团队协作,推动智能体从原型到生产环境落地,输出工程化交付文档。
(二)任职要求
1.工程能力
有智能体/大模型相关工程开发经验优先,参与过1个完整智能体项目落地;
熟练掌握Git版本控制、JenkinsCI/CD流程,具备Docker容器化部署、K8s集群运维经验者优先;
具备问题排查能力,能独立解决线上服务性能瓶颈、工具调用稳定性等工程问题。
2.技术栈要求
低代码/高代码:熟悉Coze、Dify低代码平台定制逻辑,掌握LangChain/LlamaIndex框架核心模块开发,有强化学习/自动规划项目工程落地经验;
工具开发:熟练使用Python/Go进行API封装,了解RESTful/GraphQL接口设计规范,有工具容错机制设计经验;
数据存储:精通向量数据库(Milvus/Chroma)索引设计与检索优化,熟悉MySQL/PostgreSQL数据建模与查询调优,了解Embedding技术原理与工程实现。
3.软技能
具备清晰的工程化思维,能平衡技术选型与业务落地成本;
良好的跨团队沟通能力,能高效推动算法、产品、后端团队协作;
抗压能力强,能应对智能体项目快速迭代与线上问题应急处理。
代码开发审查工程师
人数:1~2名
(一)岗位职责
负责Java项目的代码审查和二次开发,覆盖业务逻辑、性能、安全及可维护性方面。制定Java技术栈的审查标准与微服务规范,并通过整合自动化工具与人工流程,提升审查效率与质量;
识别代码中的技术风险与质量风险,并提出重构建议。统计代码质量指标(如bug率、单元测试覆盖率、重复代码率),输出质量报告;
参与既有系统的代码优化技术研讨和二次开发,为重构过程的代码一致性与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参与团队技术方案讨论,协同Java开发团队解决技术框架选型争议,提供参考意见。配合测试团队,将代码审查中的高频问题转化为测试用例,构建“审查-测试”联动的质量闭环;
负责代码审查流程与工具的持续迭代,根据Java后端项目特性调整审查流程。调研引入AI辅助等新型审查工具,优化缩短审查周期,提升整体审查效率。
(二)任职要求
需具备3年以上代码开发或代码审查经验,熟悉Java微服务项目全生命周期开发或审查,能制定代码审查方案;
掌握CI/CD流程及相关工具,拥有使用自动化工具集成至审查流程的实战经验。具备技术问题溯源能力;
熟悉Java核心技术栈,包括Java的SpringBoot/Cloud、MyBatis等,同时熟悉微服务架构、MySQL数据库优化及代码开发和版本管理工具。具备对Java代码开发实现进行审查与优化的能力;
能在代码审查与代码开发间取得平衡。拥有团队沟通能力,能有效推动开发团队主动优化代码。具备持续学习意识,能主动跟进Java/Go技术栈及框架更新。
(三)加分项
具备服务器硬件维护和Linux服务器运维经验者优先;
具备数据库管理和SQL调优经验者优先。
03
福利待遇
薪酬待遇:研究院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固定年薪+产业转化收益激励(上不封顶);
入职序列:专任助理研究员序列/工程师序列(一人一议);
办公条件: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优良的科研办公环境;
其他保障:享受华东师范大学对应入职序列待遇。
04
应聘方式
本轮岗位招聘2025年11月28日截止,额满即止。欢迎有意向加盟的人才将个人简历、证书等相关材料以PDF格式打包发送至邮箱(见后文)。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招聘岗位+姓名”,如“应聘+AI教育产品经理+张三”。简历包括: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联系方式等;证书包括:有关学历学位和资格证书等。所有材料须扫描件PDF格式。研究院将对应聘者简历材料进行筛选、评估,并通知意向人选面试。未进入面试环节者不再另行通知。
联系方式:
研究院人事秘书,王老师
邮箱:aiedu@ecnu.edu.cn,联系电话:021-62231069
研究院网站:https://aiedu.ecnu.edu.cn
[这里是文化行业人才招聘的权威平台,关注我们,快人一步,及时掌握最新招聘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