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12人12个岗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特产所”)始建于1956年,位于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是我国唯一的专门从事特种经济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
特产所以珍贵、稀有、经济价值高的特种经济动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如梅花鹿、马鹿、貂、狐、貉、雉鸡、大雁、人参、西洋参、五味子、山葡萄等,以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坚持以家养、家植应用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同时,大力加强鹿茸再生细胞工程、鹿茸干细胞转基因生物反应器、中药材精深提取等基础研究,开展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研究。
特产所建有吉林省特种经济动物分子生物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特种经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中药种植(养殖)重点实验室等31个科研平台(国家级8个、部级6个、省级13个、院级4个),是中国农学会特产分会、吉林省特产学会挂靠单位。建所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56项,获得科研成果659项,其中获奖成果272项,包括国家级奖励11项,省部级奖161项,培养研究生500余名。特产所现有在职职工23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88人,高层次人才19人。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1人,拥有综合科研实验室22000平方米,价值9000多万元各类大型高精密仪器设备,建有6000多平方米的研究生生活公寓及4000平方米的各类活动场所。
左家所区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山脉和西部平原过渡地带——吉林左家自然保护区,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有野生植物83科,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300余种,是进行科学研究和试验的天然基地。目前该所区有国家级基地1个、省部级基地4个、院级基地3个。
特产所承担中国农业科学院温带农业研究中心建设任务,聚焦区域主导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前沿关键技术,构建北方特色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智慧农业与装备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宏观战略研究等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体系,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科技支撑。
根据特产所学科发展需要,常年面向国内外公开诚聘高层次优秀人才,2025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引进岗位、学科方向
序号 |
创新团队 |
创新岗位 |
研究方向 |
人才层次 |
人数 |
年龄要求 |
1 |
特种动物遗传资源 |
青年英才 |
特种动物遗传育种 |
青年英才 |
1 |
40岁以下 |
2 |
特种动植物生物技术 |
青年英才 |
食物营养因子挖掘与利用 |
青年英才 |
1 |
40岁以下 |
3 |
特种动物营养与饲养 |
青年英才 |
饲料资源开发 |
青年英才 |
1 |
40岁以下 |
4 |
特种动物繁殖 |
青年英才 |
特种动物遗传育种 |
青年英才 |
1 |
40岁以下 |
5 |
特种动物疫病防控 |
青年英才 |
动物生物制品学 |
青年英才 |
1 |
40岁以下 |
6 |
反刍动物疫病预警与防控 |
青年英才 |
草食动物疫病 |
青年英才 |
1 |
40岁以下 |
7 |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 |
青年英才 |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与评价 |
青年英才 |
1 |
40岁以下 |
8 |
药用植物栽培 |
青年英才 |
药用植物生理与栽培 |
青年英才 |
1 |
40岁以下 |
9 |
北方浆果资源评价与利用 |
青年英才 |
特种作物种植与开发利用 |
青年英才 |
1 |
40岁以下 |
10 |
特种动植物加工 |
青年英才 |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
青年英才 |
1 |
40岁以下 |
11 |
玉米秸秆利用(所级) |
青年英才 |
农业微生物底盘细胞与生物合成 |
青年英才 |
1 |
40岁以下 |
12 |
玉米遗传育种(所级) |
转化英才 |
玉米遗传育种 |
转化英才 |
1 |
50岁以下 |
二、招聘条件
本次引进青年英才、转化英才2个人才层次。
(一)青年英才
青年英才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围绕某一研究方向和技术领域,稳定开展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且取得较好进展和较为突出的成绩,善于协同作战、联合攻关,有潜质成为领军人才的优秀青年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二)转化英才
转化英才是在科技推广、科学普及与服务、科技帮扶、试验示范等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效,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效益;在成果转化顶层设计、项目策划、商务谈判、组织实施和具体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或在技术中试、集成创新、技术孵化熟化、政府决策咨询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或在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转化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三、条件保障
(一)科研经费
青年英才给予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支持。视引进人才的科研工作实际需要,在实验室配置、团队配备、博硕士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二)工作经费
转化英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给予一定额度的一次性工作经费。
(三)岗位补助
除享受吉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等待遇外,可再享受一定额度的岗位补助。另根据所内相关制度享有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奖励。
(四)安家补助
依据地方人才政策,落实相关待遇。为引进人才提供周转房或租房补贴(3年期)。
四、应聘程序
(一)报名
全年受理报名。应聘人员于公告之日起,发送报名材料(PDF)至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人才引进邮箱:tcsrsc@caas.cn,邮件主题请标明“姓名+高层次人才+应聘团队”。
(二)资格审查
人事部门根据报名人员条件和研究所岗位需求,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定面试人选,并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
(三)组织招聘
采取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和现场答辩综合评议的方式进行。
(四)考察与体检
对拟聘人选进行体检和综合考察。
(五)公示
体检、考察合格的人员,经党委会议研究确定为拟聘人员,并在所内公示5个工作日。
(六)备案
公示期满,对拟聘人员没有异议或反映有问题经查实不影响聘用的,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备案审核。
(七)签订协议
通过院备案审核后,研究所与拟聘人员签订相关协议合同。
五、应聘材料
1.简历(应写明个人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参与科研情况、发表论文情况、获奖及成果情况等)。
2.身份证明(身份证、护照)、学历(学位)证书、留学回国证明、博士后相关证明、职称证明(证书)、在原单位担任重要岗位职务的证明和其他有关工作经历、资历的证明材料复印件或扫描件。
3.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情况;重要获奖情况证明;专利等知识产权证书及所属权证明;发表论文、著作的目录及相关证明材料;反映应聘人员能力和业绩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或扫描件。
4.至少提供两封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其中“海外引进青年”必须提供国外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
上述材料需先将电子版发送到人才引进邮箱,面试时上交材料原件,研究所相关部门对材料进行审查,审查无误后返还。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人事处。
邮编:130112
联系人:范琳琳贺超
电话:0431-8191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