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号智能海洋科考船实验探测员招聘启事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号智能海洋科考船实验探测员招聘启事
事业单位招考

招聘2人2个岗位

报名时间
2025年4月15日 -2025年5月6日 17:00

“同济”号智能海洋科考船是同济大学投资建造的我国首艘海洋级智能综合科考船,该船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同济大学着力打造的“海上校区”,将为建设世界一流海洋学科提供坚实的装备和技术保障。“同济”号总投资2.5亿元,由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于2024年4月开工,预计2025年6月交付使用。


该船设计排水量约2500吨,总长82米,型宽15米,满载吃水4.3米,续航力约8000海里,定员45人,具备无限航区(冰区除外)作业能力。该船入中国船级社,具备远程遥控、开阔水域自主航行、智能能效、智能集成平台等智能船舶功能。该船搭载大型船艉A架、多个工程作业级吊车绞车、单波束测量系统、多波束测量系统、浅地层剖面仪、超短基线定位系统、中型作业级ROV系统、多台集装箱式船载实验室及多种无人系统等调查科考装备,具有“智能化、绿色化、模块化、舒适化、便捷化、国际化”等突出优点。可满足海洋多学科综合科考任务需要,开展海底地形与地貌、底质与构造、海洋环境与生态的综合调查以及海洋调查装备试验等工作,亦可承担故障检测、维修、敷设及后冲埋、海底路由调查及扫测、风电工程勘察等海上工程任务。


现因科考船科学考察航次、海上工程施工任务以及今后运行管理等工作需要,同济大学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体要求如下:



“同济”号智能海洋科考船:实验探测A岗


1


岗位职责


依船管中心指派,按任务编组,参与科考船海上调查工作,负责船载科考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保障航次计划顺利实施,并于航次结束后撰写并提交所负责的航次报告;


了解海洋探测仪器应用与国内外研发现状,负责船载声学探测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参与科考船声学仪器的论证和采购工作;


负责船载声学探测设备的备品备件、实验耗材等的管理,负责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培训和技术指导;


负责海洋调查数据的预处理与分析,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


应聘条件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立场坚定;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海洋声学、声学装备、地球物理学等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身体健康,有责任心,能够长期在科考船上工作,原则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


熟悉多波束测深仪、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等声学探测设备者优先;具有地球物理观测数据资料处理能力,具有海上实际工作经验优先;


符合学校教辅岗招聘相关文件要求。



“同济”号智能海洋科考船:实验探测B岗


1


岗位职责


依船管中心指派,按任务编组,参与科考船海上调查工作,负责船载科考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保障航次计划顺利实施,并于航次结束后撰写并提交所负责的航次报告;


了解海洋探测仪器应用与国内外研发现状,负责船载科考仪器设备日常的维护与管理,参与科考船各类仪器的论证和采购工作;


负责船载科考设备、甲板设备的备品备件、实验耗材等的管理,负责仪器设备的操作培训和技术指导;


负责海洋调查数据的预处理与分析,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


应聘条件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立场坚定;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电子信息类、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类等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


身体健康,有责任心,能够长期在科考船上工作,原则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


能独立操作和维护多种船载探测仪器(含绞车)者优先;具有海洋调查仪器操作能力及观测数据资料现场处理能力,具有海上实际工作经验优先;


符合学校教辅岗招聘相关文件要求。


应聘方式


应聘报名采用招聘系统网上报名方式,应聘人员登录同济大学人才招聘网(zp.tongji.edu.cn),点击报名链接入口进行填报。应聘人员需先注册账号,承诺有关事项与回避要求后有序填报。


本次招聘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报名截止于2025年5月6日17:00。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021-65982056,或发送邮件至cys@tongji.edu.cn。




原文网址在这里,长按可复制哦~

https://t.fenbi.com/s/00v2JJ


原标题: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号智能海洋科考船实验探测员招聘启事
(内容以官方公告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职位表.xls


上海粉笔
上海粉笔微信号
认证官方微信号
其他分校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陕西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