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60人20个岗位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2025年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
一、企业简介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院”)成立于2021年12月,注册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作为中国石油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改革试验“特区”,深圳院以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究院为目标,以高水平研发中心为根本定位,以新理念、新体制、新机制、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三新三化”为建院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系列部署要求,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提供新能源技术研发、技术孵化、设备研制、产业布局、学术交流、技术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着力建设能源自主创新高地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23年被评为深圳市引进重点创新型企业。
全院员工规模近200人,下设子公司1个。目前设有6个研发部门,研发队伍硕士及博士比例达92%以上。围绕中国石油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涵盖风能、光能、热能、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六大业务领域,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初步构建以绿氢高效制取利用、高安全低成本储能、绿电可靠稳定运行、热能资源高效开发等14项特色技术。目前已成立新能源专业委员会、新能源标准化工作组等学术组织,拥有广东省院士工作站1个。拥有新能源专业实验室4000余平米,正建设10万平米研发中心。
深圳院锚定世界一流新型研究院目标,把握中国石油大力发展新能源契机,依托中国石油、服务中国石油、引领中国石油新能源产业。筑梦新能源、逐梦新赛道,深圳院诚邀广大优秀毕业生与我们携手开启绿色能源新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资格要求
1.2026届***高校毕业生、2025届尚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院校的***毕业生、以及符合报名条件并经国家教育部认证学历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学历学位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原则上需符合深圳院专业需求。
2.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不少于425分,也可提供个人两年内取得的官方外语考试成绩证明,英语成绩新托福不低于70分、雅思不低于6.0分、领思不低于160分、托业不低于785分。
三、薪酬制度
1.以市场化方式聘用,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
2.按照国家、属地及企业政策建立基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等项目。
四、招聘程序
1.网上报名:毕业生需在中国石油高校毕业生招聘平台(https://zhaopin.cnpc.com.cn/web/recruitInfoshow.html?id=8b8b6c9e990edfbf019912a52f430062)投递简历。
2.通用能力考试:简历信息完整真实准确、符合岗位报名资格要求,资格审查合格的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通用能力考试。考试入围名单通过招聘平台统一发布,公示期为5天。
3.面试考察:入围毕业生参加深圳院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成绩达到当年分数线要求。通过外语考试的毕业生进入面试环节,面试人选名单通过招聘平台公布。面试形式不做强制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面试流程为:个人多媒体(PPT)介绍,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受教育经历及外语水平、工作经历、科研情况、获奖情况、个人爱好;评委提问专业问题。
5.背景调查及心理测评。
6.公示录用及递补名单。
7.通知录取结果,签订就业协议书和信息真实性承诺书。
8.入职体检。
9.办理入职手续。
五、招聘标准
1.品行端正,遵纪守法,热爱能源行业,认同中国石油企业文化。
2.热爱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
3.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4.形象良好,身心健康,吃苦耐劳,具备与招聘岗位相适应的身体条件。
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靠前,专业学科评估结果级别较高,学科评估结果为A+,“双一流”大学毕业的,获得过大赛奖项的,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的,评选为普通高校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所从事课题与应聘岗位契合度高的优先录用。
六、联系方式及其它
1.招聘中所提供的各项信息应真实有效,对于提供虚假信息的毕业生,取消应聘资格,已办理入职的,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2.招聘咨询邮箱:szyjy@petrochina.com.cn
3.招聘咨询电话:0755-32863816
附件1:岗位需求表
序号 |
招聘岗位 |
数量 |
学历 |
专业 |
1 |
电气工程研究 |
7 |
博士研究生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供用电技术,电网监控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电机电器智能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6 |
硕士研究生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供用电技术,电网监控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电机电器智能化,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
2 |
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 |
6 |
博士研究生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热能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清洁能源技术,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储能科学与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能源服务工程 |
4 |
硕士研究生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热能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资源与环境,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清洁能源技术 |
||
3 |
信息和通信工程研究 |
3 |
博士研究生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电路与系统 |
2 |
硕士研究生 |
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与通信工程 |
||
4 |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
2 |
博士研究生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热能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资源与环境,清洁能源技术,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应用数学,气象学,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
硕士研究生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热能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清洁能源技术,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气象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油气田开发工程 |
||
5 |
新材料研究 |
3 |
博士研究生 |
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与化工,纳米科学与工程 |
6 |
人工智能研究 |
2 |
硕士研究生 |
人工智能,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控制工程,通信网络与设备,机器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7 |
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 |
5 |
博士研究生 |
化工过程机械,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氢能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清洁能源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艺,能源化学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
硕士研究生 |
化工过程机械,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氢能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清洁能源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艺,能源化学工程,氢能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
8 |
机械工程研究 |
2 |
博士研究生 |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精密机械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先进制造 |
3 |
硕士研究生 |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精密机械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先进制造 |
||
9 |
地热工程研究(新能源方向) |
2 |
硕士研究生 |
石油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0 |
地热地质勘探研究(新能源方向) |
1 |
硕士研究生 |
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构造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11 |
地热开发研究(新能源方向) |
1 |
博士研究生 |
石油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岩土工程,工程软件,流体力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 |
1 |
硕士研究生 |
石油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岩土工程,工程软件,流体力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 |
||
12 |
地热地球物理研究(新能源方向) |
1 |
博士研究生 |
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
1 |
硕士研究生 |
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
||
合计:共60名,其中30名博士,30名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