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人民法院招聘公告
崇信县人民法院招聘公告
事业单位招考

招聘2人1个岗位

报名时间
2025/7/21 08:30-2025/7/25 18:00

根据工作需要,崇信县人民法院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岗位性质


本次招聘为崇信县人民法院自主招聘,招聘人员主要从事书记员和司法行政辅助工作。


二岗位数量


本次计划招聘工作人员2名。


三基本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年龄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有法律工作经历、法学(法律)专业或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7.已与有关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人员,入职前需提供原用工单位出具的解除合同证明;


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符合招聘条件:


①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②被开除公职或被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单位辞退的;


③因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


④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⑤依据法律法规终身不得从事法律职业的;


⑥其他不宜担任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情形的。


四招聘程序


(一)公告发布


崇信县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招聘信息,报名人员随时关注。本次招聘采取线下报名方式,报名人数低于招聘人数的,将适当延长报名时间。


(二)报名


1.报名时间:2025年7月21日至2025年7月25日(早8:30—12:00,下午2:30—6:00)。


2.报名地点:崇信县人民法院政治部704办公室。


3.报名资料:


(1)报名表;


(2)个人简历;


(3)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毕业证书、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


(5)本人近期二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3张。


4.联系电话:0933-8559162。


(三)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合格者,电话通知领取准考证,逾期未领取者视为放弃。


(四)考试


1.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2.笔试。笔试内容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试题进行确定,并考察法律专业基础知识。笔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满分100分。


3.面试。原则上以招聘人数1:3的比例,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面试人员,若最后一名笔试成绩出现并列者,可同时进入面试;面试前应聘人员自愿放弃或其他原因出现岗位空缺的,按笔试成绩由高到低进行递补。


4.面试采取结构化方式。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综合分析、组织协调、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以及与报考岗位相关的知识能力,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面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满分100分。


5.笔试、面试成绩按6:4权重比例并保留两位小数(四舍五入)计算应聘人员的总成绩,即:总成绩=笔试成绩×60%+面试成绩×40%。


6.笔试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上的时间、地点为准。面试时间、地点以通知为准。


(五)体检


根据应聘人员的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员。总成绩并列者,根据面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如面试成绩也并列,采取面试加试的方式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因体检不合格、自愿弃权、弄虚作假等被取消应聘资格及其他原因出现岗位空缺的,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递补。


体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体检费用自理。


(六)考察


体检合格人员需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考察中发现不符合聘用条件的,取消应聘资格,并将结论及依据明确告知被考察人员。考察合格者,确定为拟聘用人员。因考察不合格、自愿弃权、弄虚作假等被取消应聘资格及其他原因出现岗位空缺的,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递补。


(七)公示与聘用


对体检、考察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将在我院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经院党组研究确定聘用人选并办理聘用手续。


五工资福利待遇


参照崇信县人民法院其他同类聘用人员确定。


六纪律与监督


公开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严肃纪律,秉公办事,严禁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全程接受县纪委派驻纪检组监督。报考人员有弄虚作假、违纪违规行为的,一经发现,取消其考试或应聘资格,并将有关情况报人社部门备案。


七注意事项


1.应聘人员自报名至拟聘用公示(笔试、面试、体检、考察)期间,应确保预留手机号码畅通,并及时关注崇信县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信息,因个人原因未能参加考试、体检、办理有关手续等招聘环节的,视为放弃应聘资格。


2.其他未尽事宜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附件


崇信县法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

(请扫码下载报名表)




职位表.xls


粉笔甘肃公众号
甘肃粉笔微信号
认证官方微信号
其他分校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苏
江西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四川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